怎样从原因、执行、应对三方面进行项目范围变更管理

  项目范围与目标、需求等一样都是我们项目开始前期就需要确立的事项,因为它决定了项目组工作的内容范畴,让大家明确什么是属于自己职责内的任务,什么不应是当前项目需要实现的。


  当然我们也清楚,项目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范围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的,不过合理受管控的变更是为了更好的调整项目,而因其它不当因素产生的变更风险,却是需要尽可能避免的。接下来就将从范围变更发生的原因,防止变更需要的手段,以及变更的管理三个方面去谈谈范围管理。

  一、分析范围变更原因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有限资源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让客户和公司都满意最终目标。但是,让客户满意不等于不断满足客户无穷无尽的需求,这样要求就容易超出项目范围。因此为了预防范围变更的发生,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发生变更的原因。

  1、彼此业务不了解

  项目对接工作中,确立需求的人员存在对彼此不熟悉的情况。大家在需要签字确认范围时,制定文本的人员都对客户业务如何通过项目管理的专业语言进行转换表达,没有清晰明朗的思路,如此就导致了范围等描述不清,之后其他人工作中就容易因此产生各种理解误差等问题。当然,双方若是沟通不充分也会导致这个问题。

  2、范围理解不透彻

  不少项目业务是为客户服务的,需要考虑其满意度,所以在客户提出新需求时总是尽量满足。同时,需求内容的范围我们有时自己也容易模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范围包括了项目目标产品的具体服务或功能等,以及为实现这个具体产品而所需要做的所有衍生的服务工作。

  而这个因目标所衍生的服务工作范围却不是那么好界定的,时常项目组自己也没那么容易清晰划分是否算是指责之内事宜,如此也就可能造成超出项目范围,之后可能发生变更。

  二、重视项目范围计划

  一个项目管理者要想真正管理好项目范围,没有必要的技术和方法是肯定不行的。大家对项目失败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其中计划被放到了首位,可见它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所需进行的项目工作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不同的计划详尽程度不一样,其中范围说明和范围管理计划必须包含在内。范围说明在项目参与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范围说明中至少要说明项目论证、项目产品、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目标。

  范围管理计划描述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它应该包括一个对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而进行的评估,以及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变化应归为哪一类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三、分解任务范围结构

  完成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采取分解的手段把主要的可交付成果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单元,最终得出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以项目进度为依据划分WBS,第一层是大的项目成果框架,每层下面再把工作分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合进度划分直观,时间感强,评审中容易发现遗漏或多出的部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

  四、制定变更管理流程

  一个项目的范围计划可能制订的非常好,但是想不出现任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计划变更的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范围变更并不糟糕,糟糕的是缺乏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范围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项目团队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监督绩效报告、当前进展情况等来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范围变更,在发生范围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

  因此,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中包含一套严格、高效、实用的变更程序,对管好项目至关重要。

  知原因、管执行、防风险,总的来说要做好项目范围管理,需要项目组从源头到结尾都进行实时跟踪。大家需要养成预防的不好结果的意识,在范围需确定时,就做好充分的沟通、了解,避免所有项目相关人员的理解误差,这也是杜绝不良因素影响范围变化的首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