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做的好好的谁都不想突然出现变故,这也是为何项目管理者会在项目开始时就进行项目风险评估的原因。但是有时从一开始的风险评估本身就已经存在问题,那么后期遇到风险时就会产生连锁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正确的风险评估既是考验管理者能力也是必须要学习的难点。
关于风险评估主要是为了分析项目中可能出现风险情况的危险级别、引发因素、发生概率等等。不少人在作评估时会有一些遗漏或考虑不周之处,这就是评估风险时易犯的错误,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呢?
一、细节化差异不用过度解析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项目的进程,若如果过于纠结对于项目没啥影响的具体性数据,有时既没意义又浪费时间。
当然数据分析对于项目管理是很重要的,但企业需要分辨哪些是真正会影响项目的因素,哪些只是纠结数字。如计划的阶段任务里,此次采购应花费2万元,但实际成本却花费2万1千元,风险评估人员因此执着分析超出的1千元可能会产生的原因、影响等,耗费时间人力去纠结这种较为明确的数据,就是无意义的过于具象化的分析。
二、评估因素等级根据背景差异调整
每个企业的项目验收标准不同,同时评估因素也不同。一些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其行业背景因素对于风险评估的影响是占很大比重的。例如,电商行业销售数据变动能看到市场的变动;咨询培训等服务型行业,其服务的内容、态度,就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而软件IT行业,技术、设备等才是风险主要因素。
因此,不同企业在做项目风险评估时,需要将不同因素考虑的重量级别根据行业差异而摆在不同位置。
三、其它外部参与方有不可控风险
项目的组织形式不只一种,经常是需要多方合作的。一个项目里参与者除了项目团队本身,还有客户与外包服务方等。但是,很多企业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能很好的把控自己团队,却容易忘记考虑项目的其他参与利益方。
有时,影响项目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客户的需求随意变动,也可能是找的外包公司未按要求或时间完成任务,而其他参与者的行为是项目团队不能控制的,所以产生的风险更是不可控的。
四、客观技术等风险问题波及范围广
多数公司在风险评估时,将预算成本、验收评估等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都罗列的很清楚,但往往容易忽略一些客观的因素,如:IT技术、后勤设备等。
整个项目流程若IT相关因素正常,那么整个项目在技术方面也没啥影响;但一旦IT出现一定问题,那整个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则危险等级范围很广。
风险问题一直项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我们知道风险出现时不一定只有坏的结果,但是只有做好了风险管理才能在危险中抓住隐藏的机遇。所以好的应对风险准备,不但能够让大家规避坏的影响,甚至可能让项目成果更丰厚。作为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评估环节更应该尤为细致、考虑周全,让一切风险因素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