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工作中都少不了与他人合作沟通,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协调好与各方的关系更是项目人员的主要事项之一。
我们知道与项目相关的人员有时是有很多的,例如:客户、领导、执行成员、合作企业等,而这些人或组织都会对项目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做好这些干系人的管理,有利于为项目争取更多支持,成功率也会更高。
第一步:干系人矩阵式分类管理
干系人分类是借助于已完成的干系人登记册,对干系人在项目中产生的能动效果进行量化分层,以便对干系人进行分类管理的一类模型。
权力利益矩阵是比较常用的干系人分类模型,根据干系人的权力、利益、影响等对干系人进行分类,每个方格矩阵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干系人分析应该聚焦于干系人的利益点分析其立场与观点。通常基于干系人所处组织、项目中角色、与项目的利害关系、期望、对项目支持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到干系人登记册,是对干系人进行定性分析的一个过程。以往历史项目经验或者类似干系人的相关信息,也可做适当参考后一并记入干系人登记册。
第二步:持续性识别所有干系人
项目干系人,顾名思义就是与项目关联的利益相关方。想要管理相关方,首先要做的是识别所有的利益相关方。
先通过内部、外部,直接、间接两个维度识别干系人,这两个维度也是最直观最简单的划分方式,一般能完成60%的干系人识别。
再通过对已识别干系人的访谈、环境(组织)因素分析等方法识别“暗藏”的可能干系人,完善补充识别结果。
通过两轮识别,目的是尽可能的防止干系人识别遗漏,对后续干系人管理带来麻烦。当然干系人识别并非一劳永逸,随着项目实施推进还要持续识别。
第三步:争取一切可调动干系人
根据干系人的需求、期望、利益和对项目的影响,结合干系人登记册中记录的信息和分类模型矩阵,制定不同的干系人争取策略,目的是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调动一切可调动干系人,使项目干系人期望得到最大程度满足的同时最大程度支持项目,促使项目成功。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负面干系人的争取往往容易忽略,他们的关系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他们将会成为项目的阻力。因此尽早积极的寻求解决负面干系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期望和处境,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或者转换为动力。
第四步:管理干系人的常用方法
通过对干系人参与的管理,确保干系人明确了解项目目标、收益和风险,以及他们的贡献将如何促进项目成功,以提高他们对项目的支持,并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
其中,管理干系人参与,常用的方法包含:在项目关口阶段邀请核心干系人参与,确保在后续阶段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对项目成功的持续承诺;建立干系人期望和实际偏差模型,对偏差情况进行分析、应对和沟通,确保期望偏差在干系人可承受范围以内;建立有效的信息同步机制,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有效性和透明性;通过制定人而宜的沟通策略,满足干系人获取各自所需的相关信息的同时,又不会被过多的冗余信息所困扰。
懂得运用一切可用资源本就是管理的能力之一。因此管理好项目中的各相关方,也会连锁反应的让项目的需求、沟通等管理起来更为容易。很多事情的成败都是人为因素,只要大家将人管好了,那么事也会成功大半。